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一周楼市:一线楼市的困惑 大城市是风险还是机遇

发表于2013-08-04

如今,房价开始重新走入上行通道,购房者也开始到处“抢房”。但据报道,中央近期对房地产的表态,并未提及调控,只表明“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而业内据此分析为中央会增加供给而非限制需求,将房地产逐步回归市场化。笔者认为,如此一番必然不会再次导致“降价误会”的产生,但会在购房者心中留下另一个印象国家宏观调控对于房价已无计可施,未来房价还会进一步上涨。

这样的印象会导致什么?或许,2009年的“全民大抢房”又一次会到来。抑或是,房地产行业在市场自己的运行中,让原来的区域性泡沫破掉,然后重归合理。>>>更多

发表于2013-08-04

8月3日

后市走向:管住看得见的手

下半年政策信号:区域调控为主 差异化是关键

发表于2013-08-04

经济观察报: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到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是一个怎样的信号?

王珏林:新一届政府提出新型城镇化,需要发展需要建设,上半年的经济实际上是在走下坡路,所以要完成全年经济7.5%的指标,现在要加把劲。

今年市场趋势还是不错的,调控是不会动摇,但下半年更多的是区域性的调控,比如说针对涨幅过高的城市可能要采取一些严厉的措施,大面积的调控我觉得现在条件还不充分。

东部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太快,房价压力大,如果不坚持调控,会出现2009、2010年的疯狂状况。

限购在全国都适用,只是有些没有实施,房价涨幅过大的城市可以管的严一点。

发表于2013-08-04

经济观察报:市场上有声音认为对房价的调控是越调越涨,今年提到的长效机制有何不同?

王珏林:以前出台的这些政策在阶段性发生了很重要的作用,完全否定是不对的,但是我们通过十年调控,应当总结出经验,做出一些新的更合适更长效的办法。

现在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很快,所以从全国层面来看,房产市场并不是都很稳定,基于这一点可能未来要调控的就是一点而不是面,哪一个城市的房价上来了,就应该基于过去出台的政策做出差异化的调控方案。

从长期来看,有三点值得关注,也是中央正在加紧推进的,比如说城市之间信息联网、不动产统一登记、城市房产税试点,这些都会继续做下去,都是为了建立长效机制,是为法制管理奠定基础的工作,但这些也是影响投资预期的。比如说开发企业要考虑在哪儿买地,建什么房子,多大面积,要考虑下一个市场的竞争点。投资者买房要考虑是否收税的问题,大家都会谨慎考虑,慎重选择。>>>更多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